帆布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帆布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王珉撰文闯出工业大省转型升级路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5-24 09:40:32 阅读: 来源:帆布厂家

王珉撰文:闯出工业大省转型升级路

辽宁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,近日在《求是》杂志撰文,文章内容是辽宁这个尚未摆脱传统产业、传统发展方式的工业大省,如何全面深化改革,依托创新化挑战为机遇,闯出转型升级新路,成为亟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。

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,辽宁这个尚未摆脱传统产业、传统发展方式的工业大省,如何全面深化改革,依托创新化挑战为机遇,闯出转型升级新路,成为亟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。

转型升级刻不容缓

纵观近代世界经济史,在工业化进程中老工业基地大多要经历从开发期、鼎盛期、衰退期到振兴期的演变过程。这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,也是转型升级的过程。发展阶段的转换,要求经济转型升级;而转型升级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,推动经济跃升至更高阶段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,发达国家纷纷提出“再工业化”战略,使得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呈加速趋势,围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竞争日益白热化。因此,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既是中国经济由大变强、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关键一招,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顺应国内外市场变化、实现全面振兴的关键抉择。

中央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,辽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,虽然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,但经济增长对政府投资、外贸出口的依存度依然偏高,居民消费、社会投资潜力需进一步释放;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比重偏低、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;钢铁、水泥、电解铝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,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;科技创新投入不足、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,特别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化,社会建设滞后,等等。这些问题的存在,有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叠加的外部原因,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结构性、体制性矛盾使然。可以说,转型升级已成为辽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“牛鼻子”工程。

通过转型升级突破发展“瓶颈”、解决深层次矛盾,走出一条富有老工业基地特色的质量型、内涵式发展道路,根本出路是全面深化改革。一方面,必须以“壮士断腕”、“刮骨疗毒”的勇气强力推进改革,坚决打破计划经济进入较早、退出较晚、影响较深的桎梏,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,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,促进经济增长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。另一方面,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不放松,在发展中凝聚改革共识,着力解决转型升级进程中由于惯性、惰性以及体制机制等原因形成的不愿转、不会转、不能转问题,依靠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,加快转型升级进程,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。

思路与任务

转型升级,首要的是找准升级的方向,确定好转型的思路。转型发展是对原有发展模式的扬弃,是整合、提升、深化、创新的过程,是发展创新和创新发展的有机融合。

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。辽宁是工业大省,制造业比较发达,但目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,大部分是生产加工型,且处在产业链低端,产业链条短,缺乏国际竞争力。因此,必须把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放在首位,实现产业规模和结构水平的“双提升”。一方面,围绕装备制造、石化等传统支柱产业,做大拉长产业链,做优做强价值链,培育优势产业集群。另一方面,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选择最有潜力的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等领域率先突破,尽快形成先导性、支柱性产业。同时,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辽宁经济“升级版”。

从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。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,辽宁主要是以大规模、高强度生产要素投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,同时也累积了高消耗、高污染、低效益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。目前,辽宁的人均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,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.5倍,资源消耗型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。因此,必须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大力发展绿色经济、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,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、增长方式、消费模式,促进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协调发展。

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。辽宁这些年的快速增长,很大程度上是顺应国家重化工业发展趋势,依赖投资拉动、项目带动实现的。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不小差距,产业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弱,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;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,一些重大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依靠进口,等等。因此,必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,坚持科技引领、创新驱动、内生增长,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,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,推动由“辽宁制造”向“辽宁创造”迈进。

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。长期形成的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至今尚未根本改变,这是辽宁转型升级必须加快解决的关键问题。应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,以增强企业活力为突破口,改革经济管理体制,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。推动职能转变,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,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,将政府工作重点放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。更加注重履行公共服务、市场监管、社会管理、环境保护等职责。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,严格执行问责制,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。

从城乡区域非均衡发展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变。近年来,辽宁把城市和农村、工业和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,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,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,走出了一条城乡联动、区域协调的发展新路子。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、农村和农民问题,遏止城乡、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,必须以增强发展协调性为重点,坚定不移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,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。全面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、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的发展,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,促进城乡、区域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
从偏重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民生转变。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和中等收入阶段后,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,结果社会矛盾激化、现代化进程受阻,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必须汲取,要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我省民生领域欠账较多,社会事业发展滞后。下一阶段,我们将把群众生活水平是否提高,就业规模是否扩大、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等,作为衡量各地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,作为考核各级干部实绩的重要标准。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,努力使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,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过程。

实现路径

面对新挑战,辽宁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速度、质量、效益相协调,消费、投资、出口相协调,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相协调,科学发展、创新发展、和谐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。

拓宽融资渠道,优化投资结构。一方面,用好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和辽宁沿海经济带、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金字招牌,努力争取国债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;依托产业基础,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投入到新兴产业和重点项目中;加大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;进一步放宽政策,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;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设立各种产业发展基金和创新风险基金。另一方面,必须把投资重点放在调结构上,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;投资要向民生倾斜,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保障问题,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;投资重点要放在基础设施上,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,搞好生态环境建设。

增加居民收入,提升消费能力。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,前提和基础是增加居民收入。首先必须增加就业机会,通过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,提供更多就业机会,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;推进农业产业化、现代化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,同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;改革收入分配制度,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为重点,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,逐步提高扶贫标准、社会保障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,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。

推进结构调整,提高产业层次。要继续强化装备制造业的主导地位,以提高重大装备制造成套能力和关键部件配套能力为重点,集中力量发展辽宁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,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,增强市场竞争力;努力延伸原材料工业产业链,大力发展深加工、精加工,真正把老工业基地改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精尖原材料基地。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细化领域,加大扶持力度,尽快形成规模。要下大力气发展现代物流、金融保险、研发设计和工业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,以促进结构升级。

构建区域创新体系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。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,支持企业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、技术改造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以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开放式的创新平台,重点发展一批具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,整合创新资源,实现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。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,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服务体系,鼓励知识产权、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投资,建立风险投资基金,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,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。

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,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。要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,扩大领域,优化结构,创新模式,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。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、物流中心及沿海港口群建设;同时,推动沈阳经济区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。进一步完善投资软环境,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。加快出口基地建设,调整出口结构,培育以技术、品牌、质量为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,多渠道、多方式开拓国际市场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,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面向全球配置资源,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大循环。

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拓展持续发展空间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,关键是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。必须把就业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,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城市的吸纳能力。要认真抓好职业教育、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定向培训,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专业技能。尽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 “制度”并轨和“管理”整合,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,促进农民自由流动。

商用厨房设备

不锈钢柴火灶

清丰县城关镇翟方建电动车门市

其他节能环保设备